圪垛
成語(Idiom):圪垛
發音(Pronunciation):gē d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土地高而平坦,適合耕種。也比喻言行正直、穩重可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圪垛是一個地理術語,原指土地上平坦的高地。在成語中,圪垛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或行為,表示一個人正直、穩重可靠,像平坦的土地一樣沒有波瀾。這個成語強調了一個人的品德和可信賴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圪垛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質或行為,特別是在描述一個人值得信賴、正直可靠的時候。可以用于夸獎一個人的品德,也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穩重和可靠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圪垛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在《左傳》中,有一位叫做圪垛賈的人,他的土地非常平坦,適合耕種。后來,人們用圪垛這個地理術語來形容一個人的品質或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圪垛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別復雜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圪垛的人,言行正直,值得信賴。
2. 這位領導非常圪垛,他的決策一向穩重可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圪垛”與平坦的土地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平坦的土地,沒有起伏,就像一個人的品質或行為沒有波瀾。通過這種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品質和可信賴性相關的成語,例如“正直廉明”、“誠實守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圪垛的人,不說謊,不欺負同學。
2. 初中生:我覺得我的爸爸是一個圪垛的人,他總是很穩重,從不輕易改變主意。
3. 高中生: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個圪垛的人,不僅要有杰出的品質,還要有穩定的行為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