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部
基本解釋
南朝 梁 何遜 、 唐 張籍 、 五代 孟賓于 三人的合稱。三人均曾任水部郎,故稱。 清 鄭方坤 《五代詩話·孟賓于》引《全唐詩錄》:“ 王禹偁 曾云:‘古詩人有三水部,謂 何遜 、 張籍 及 賓于 也。’”
成語(Idiom):三水部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shuǐ b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腦袋或頭部。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水部是由“三”、“水”、“部”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三”表示數量,表示頭部的多個部分;“水”表示液體,這里指的是腦漿或腦液;“部”表示部位。整個成語的含義是指人的腦袋或頭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水部這個成語常常用于形容人的頭部或腦袋。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頭腦聰明、思維敏捷,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腦袋笨拙、思維遲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水部成語的起源目前尚無確切的記載和故事。但是根據成語的字面意思,可以推測它的起源與古代醫學有關。在古代,人們認為腦液對人的智力和思維有重要影響,因此把頭部或腦袋稱為三水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水部的成語結構是“三”+“水”+“部”,其中“三”是數詞,表示數量,“水”和“部”是實詞,表示液體和部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三水部很靈活,思維敏捷。
2. 她的三水部不太靈光,思考問題總是很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三水部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的頭部有三個水缸,每個水缸里裝滿了水,表示一個人的頭腦思維靈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頭部或腦袋相關的成語和詞語,例如“腦洞大開”、“頭腦風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畫畫,畫的時候,我的三水部就像一個創意的源泉,靈感總是源源不斷。
2. 初中生: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特別聰明,他的三水部總是轉得飛快,思維很敏捷。
3. 高中生:考試的時候,我的三水部總是不夠靈活,思考問題總是慢半拍,需要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