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墮甑不顧(duò zèng bù gù)
發音(Pronunciation):duò zèng bù g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追求個人利益而不顧公共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墮甑是指破壞或放棄了研磨谷物的甑,不顧則表示不顧及、不考慮。成語“墮甑不顧”形容人只顧自己的私利,而不顧及公共利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批評那些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及他人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高帝紀》有一則記載,說的是漢高祖劉邦在創立漢朝之初,曾經得到一個預言,稱他將會統一天下。于是他開始收集各方的賢士,準備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有一天,劉邦正在聽取各方人士的建議,忽然聽到有人在外面說:“甑壞了,甑壞了!”于是他趕緊讓人去看,發現甑確實壞了。但他并沒有理會,繼續聽取大家的意見。這時,有人告訴他,甑是研磨谷物的器具,如果壞了就無法磨谷物,對于農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劉邦聽后,非常感動,說:“我有天下了,還要管這些瑣事嗎?”于是,他就把“墮甑不顧”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表示自己只顧大局,不計較小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墮甑不顧的結構為:形容詞+名詞+不+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自己的利益,墮甑不顧,連朋友都背叛了。
2. 這些政客只顧個人利益,墮甑不顧,完全不考慮國家和人民的福祉。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墮甑不顧”與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鮮明的對比,便于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一味追求個人利益”、“只顧自己不顧大局”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為了自己的玩具車,墮甑不顧,把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都拿走了。
2. 初中生:他為了自己的考試成績,墮甑不顧,整天埋頭苦學,連休息都不顧及。
3. 高中生:他為了自己的升學機會,墮甑不顧,不擇手段地攀附權貴。
4. 大學生:他為了自己的事業發展,墮甑不顧,甚至不惜犧牲家庭和朋友的關系。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墮甑不顧”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