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肥
基本解釋
(1).豐滿肥胖。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 祿山 豐肥大腹。上嘗問曰:‘此胡腹中何物,其大如是?’” 宋 王安石 《禿山》詩:“眾狙各豐肥,山乃盡侵牟。” 元 岳伯川 《鐵拐李》第三折:“往常我請俸祿修養的紅白,飲羊羔將息的豐肥。” 歐陽予倩 《木蘭從軍》第十九場:“我曉得這位胖軍爺一定喜歡苗條一點的,這位瘦軍爺一定喜歡豐肥一點的。”
(2).用以指美女。 唐 李華 《言毉》:“ 晉君 幄銅鞮之宮,憑豐肥,倚柔容,更衣被珠玉者百許人,膳夫列鼎於庭而后延客。”
(3).使富足。 唐 李華 《質文論》:“質則儉,儉則固,固則愚;其行也豐肥天下,愚極則無恩。”
成語(Idiom):豐肥(fēng féi)
發音(Pronunciation):fēng fē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土地肥沃,作物豐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豐肥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表示土地肥沃、作物豐收的意思。豐指豐收、豐盛,肥指土地肥沃、作物茂盛。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農田土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豐肥一詞通常用來形容農田土地的肥沃程度,也可以用來形容作物的豐收情況。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事物的豐盛和充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豐肥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三年》中,原文為:“豐肥之土,萬物蕃廡。”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農耕社會,當時人們普遍以農業為生,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作物的豐收對于生活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豐肥成為了人們追求的目標,也成為了一種美好的愿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豐肥是一個形容詞+形容詞的結構,意義相近的兩個形容詞連用,形成了一個形容土地肥沃、作物豐收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片土地豐肥肥沃,適宜種植各種農作物。
2. 去年的莊稼豐肥,農民們都笑逐顏開。
3. 這個果園的蘋果豐肥紅潤,受到了很多顧客的喜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的方式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農田里土地肥沃,莊稼茁壯生長,豐收的場景。將這個形象與“豐肥”這個詞語聯系起來,可以幫助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農田、農業相關的成語,如“秋收冬藏”、“春耕夏種”等,以加深對農業文化的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片農田非常豐肥,莊稼長得又高又壯。
2. 初中生:農民們辛勤勞作,換來了豐肥的收成。
3. 高中生:這個地區的土地非常豐肥,適宜發展農業產業。
4. 大學生: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的事業如今已經豐肥起來。
5. 成年人:這個家庭生活豐肥,每天都有美食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