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妒賢疾能
發音(Pronunciation):dù xián jí n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妒賢疾能是指嫉妒有才能的人,對有能力的人心存嫉妒和敵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這個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妒、賢和能。妒指嫉妒、羨慕,賢指有才能、有智慧,能指有能力。妒賢疾能的意思是指對于有才能和能力的人心存嫉妒和敵意,因為自己無法與其相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妒賢疾能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對于別人的成功和能力心生嫉妒和敵意的人。這個成語常常用于批評那些看不得別人好、心胸狹窄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妒賢疾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一年》中。故事中,晉國的昭公問晏嬰如何治理國家。晏嬰回答說:“君子能容人,小人妒賢疾能。”這句話后來就成為了成語妒賢疾能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妒賢疾能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妒、賢和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妒賢疾能,從來不肯承認別人的優點。
2. 那個同事對我的能力心生嫉妒,經常用妒賢疾能的眼光看待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妒賢疾能與“嫉妒+有才能+有能力”這個意思進行聯想。想象一個人嫉妒另一個人的才能和能力,心生敵意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一些關于人際關系和情緒管理的書籍,學習如何避免妒賢疾能的心態,以及如何更好地與他人合作和相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對我很嫉妒,總是妒賢疾能。
2. 初中生:班級里有幾個同學對我心生嫉妒,總是用妒賢疾能的眼光看待我。
3. 高中生:有些同學總是對那個成績好的同學心生嫉妒,妒賢疾能的情緒一直存在。
4. 大學生:在競爭激烈的大學環境中,很多人都會妒賢疾能,互相攀比。
5. 成年人:職場上常常有人妒賢疾能,對有能力的同事心生嫉妒和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