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陵濤
基本解釋
漢 枚乘 《七發》:“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游兄弟,并往觀濤乎 廣陵 之 曲江 。”后即以“廣陵濤”稱 廣陵 (今 揚州 ) 曲江 潮。 漢 時其勢浩大,蔚為壯觀。爾后勢漸殺。 唐 大歷 后迄不見。 唐 李白 《送當涂趙少府赴長蘆》詩:“我來 揚都 市,送客回輕舠。因夸 楚 太子,便睹 廣陵 濤。” 清 趙翼 《廬山》詩:“ 廣陵 濤接 潯陽 濤,夜夢 五老 來相招。”參閱 清 汪中 《述學·廣陵曲江證》、 清 梁章鉅 《<文選>旁證》。
成語(Idiom):廣陵濤
發音(Pronunciation):guǎng líng t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勢浩大、氣勢磅礴的聲音或氣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廣陵,古代中國南方的一個地名,今江蘇揚州的舊稱;濤,指海洋中的大波浪。廣陵濤比喻聲勢浩大,氣勢磅礴,如同洶涌的海浪一樣。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廣陵濤常用于形容聲音或氣勢的強大,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界的景象,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氣勢或聲音。例如,形容一個演講或歌聲震撼人心,可以說“他的演講聲如廣陵濤,讓人深受鼓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廣陵濤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春秋時期吳國的一段歷史。當時,吳國國君夫差病重,大臣們為了爭奪權力,紛紛出謀劃策。其中,一個叫做伍子胥的大臣,為了讓自己的計劃得以實施,決定借助廣陵濤的聲勢。他在夜晚悄悄地將自己的計劃寫在竹片上,然后將竹片放入一個裝滿鐵石的罐子中,再將罐子扔入江中。當罐子沉入江底時,竹片上的計劃被濤聲掩蓋,使得他的計劃不會被他人知曉。從此,廣陵濤成為了形容聲勢浩大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廣陵濤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固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歌聲如同廣陵濤,讓人陶醉其中。
2. 這場演講聲勢如廣陵濤,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3. 那個隊伍的氣勢如同廣陵濤般威猛,讓對手望而生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廣陵濤的聲勢浩大,想象自己站在海邊,面對洶涌的波浪,感受到聲音和氣勢的強大。也可以嘗試用手勢模仿波浪的形狀,加深對廣陵濤這個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聲勢、氣勢相關的成語,如“聲勢浩大”、“氣勢磅礴”等,擴展自己的詞匯量,豐富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廣陵濤般的雨聲打在窗戶上。
初中生:他的演講聲如廣陵濤,震撼了全場。
高中生:那個樂隊的演出聲勢如廣陵濤,讓人難以忘懷。
大學生:這部電影的音效如同廣陵濤,給觀眾帶來了震撼的視聽體驗。
成年人:他的氣勢如廣陵濤,讓人不敢輕易招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