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樂寺
成語(Idiom):獨樂寺
發(fā)音(Pronunciation):dú lè s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自己一個人樂在其中,不顧他人的快樂或痛苦。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獨樂寺源自唐代文學家李商隱的《無題》詩:“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眾樂樂不如獨樂樂。”這句詩的意思是,一個人的快樂不如眾人一起快樂,但是眾人的快樂也不如一個人獨自快樂。成語“獨樂寺”就是由此而來,表示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快樂,不管他人的感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批評那些只顧自己享受,不關心他人的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獨自快樂,不需要他人陪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獨樂寺的故事起源于唐代文學家李商隱的《無題》詩。李商隱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他的詩作以婉約派為主,以描寫愛情、自然和人生哲理為特點。這首《無題》詩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達了他對快樂和孤獨的思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獨樂寺是一個四字成語,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名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顧自己玩樂,真是個獨樂寺。
2. 別人要幫助他,他卻只顧自己獨樂寺,真是太自私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人坐在一個美麗的寺廟里,他獨自享受著寺廟的寧靜和美景,完全不關心外面的世界。這個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獨樂寺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的寺廟文化感興趣,可以了解一些著名的寺廟,如少林寺、峨眉山樂山大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和他一起玩,我要去獨樂寺。
2. 初中生:他整天沉迷于游戲,變成了一個獨樂寺。
3. 高中生:他只顧自己的學習,完全不關心其他同學的困難,真是個獨樂寺。
4. 大學生:他只顧自己享受大學生活,不關心社會問題,真是個獨樂寺。
5. 成年人:他只顧自己的事業(yè)成功,忽視了家庭的需要,成了一個獨樂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