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額
基本解釋
(1).謂寬達額之一半。《后漢書·馬廖傳》:“ 長安 語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 南朝 梁 吳均 《與柳惲相贈答》詩之二:“纖腰曳廣袖,半額畫長蛾。” 宋 蘇軾 《與潘三失解后飲酒》詩:“千金敝帚人誰買,半額峨眉世所妍。”
(2).數額的一半。《宋史·選舉志一》:“欲加試《論語》大義,仍裁半額,注官依科目次序。”
成語(Idiom):半額
發音(Pronunciation):bàn 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付給一半的額度或金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半額是由“半”和“額”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半指一半、一部分,額指額度、金額。半額的基本含義是指付給一半的額度或金額。在日常生活中,半額也常用來形容某種情況下付給的錢或資源不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半額常用于描述某種情況下支付或分配的額度不足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某個項目的預算只付給了一半,或者某個人的工資只支付了一半。此外,半額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資源或待遇只得到了一半,例如某個人只享受了一半的榮譽或權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半額這個成語的起源比較難以考證,但在古代文獻中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記載。其中一種說法是,半額最早出現在宋代文學家蘇軾的《東坡志林》一書中。而關于半額的具體故事則沒有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半額的結構比較簡單,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別是“半”和“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預算不足,這個項目只能給予半額的資金支持。
2. 我的工資被扣除了一部分,最后只支付了半額。
3. 這個獎項原本是全額的,但由于某些原因,最后只得到了半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半額”相關的場景或形象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例如,可以想象自己拿著一張賬單,上面寫著“半額”,表示只需要支付一半的金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成語感興趣,可以繼續學習其他與金錢或支付相關的成語,如“半斤八兩”、“半途而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買了一本書,但只付了半額的錢。
2. 初中生:考試成績不好,獎學金只給了半額。
3. 高中生:我申請的助學金只批了半額。
4. 大學生:我買了一件衣服,但因為打折,只需要支付半額。
5. 成年人:我投資的項目虧損了,最后只能返還半額的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