廳子軍
基本解釋
廳子都。《新五代史·渠臣傳·張歸厚》:“ 鄆 兵纔千人, 太祖 與 歸厚 以廳子軍直衝之。”
成語(Idiom):廳子軍
發音(Pronunciation):tīng zǐ j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廳堂中擺設軍隊,意指虛張聲勢,空有外表而缺乏實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廳子軍”源自明代小說《西游記》,原意是指在廳堂中擺設軍隊,裝點門面,卻沒有真正的實力。這個成語后來引申為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外表看起來很有威風或很厲害,但實際上缺乏真正的實力或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表面上看起來很強大,但實際上沒有真正的實力。可以用于諷刺、批評或警示某人或某事物過于虛張聲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西游記》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在小說中,廳子軍一詞出現在孫悟空與牛魔王的對峙中,牛魔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實力,在廳堂中擺設了許多兵馬,但實際上這些兵馬都是木偶,沒有任何實際作用。這個故事傳承至今,成為了形容虛張聲勢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是個廳子軍。
2. 這個公司宣傳得很大,但實際上只是個廳子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廳子軍”與虛張聲勢、缺乏實力等概念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個空洞的廳堂中擺設著許多兵馬木偶,形象地表示虛張聲勢,缺乏實力。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虛張聲勢、表面光鮮而內里空洞相關的成語,如“紙老虎”、“花架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說得很厲害,但我覺得他只是個廳子軍。
2. 初中生:這個組織的領導表面上看起來很有能力,但實際上卻是個廳子軍。
3. 高中生:這個政府項目宣傳得很大,但實際上卻是個廳子軍。
4. 大學生:他在社交媒體上炫耀自己的成就,但實際上只是個廳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