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齊
基本解釋
亦作“ 五齏 ”。古代按酒的清濁,分為五等,合稱“五齊”。后亦泛指酒。《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緹齊,五曰沉齊?!?鄭玄 注:“自醴以上,尤濁縮酌者,盎以下差清。”《樂府詩集·隋方丘歌·登歌》:“六瑚已饋,五齊流香?!?br>亦作“ 五齏 ”。五種細切的冷食肉菜?!?a href="/r_ci_d180d23c2351d6de8f1fe808c55a5e23/" target="_blank">周禮·天官·醢人》:“以五齊、七醢、七菹、三臡實之?!?鄭玄 注:“齊當為齏。五齏:昌本、脾析、蜃、豚拍、深蒲也……細切為齏?!?賈公彥 疏:“五齏之內,菜肉相兼?!?明 邵璨 《香囊記·瓊林》:“五齏、七醢與三臡,總是仙庖珍味?!?/p>
成語(Idiom):五齊(wǔ qí)
發音(Pronunciation):wǔ q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五個人或五件事物在質量上達到了同一水平或同一標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齊是由數字“五”和動詞“齊”組成的成語。其中,“五”表示數量,意為五個;“齊”表示整齊、平等,意為達到同一水平或同一標準。因此,五齊的基本含義是指五個人或五件事物在質量上達到了同一水平或同一標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齊通常用來形容多個人或多個事物在某個方面表現出相同的水平或標準??梢杂糜诟鞣N場景,如教育領域、工作環境、競賽比賽等。例如,當一組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都達到了優秀水平時,可以說他們五齊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齊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戰國時期,齊國的孟嘗君有五個兒子,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兒子都能成為賢才。于是,他給五個兒子出了一道題,讓他們各自用一塊石頭刻下自己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最后,五個兒子刻下的東西都是“五齊”,即“齊國”的“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團隊的五個成員在工作上五齊,效率非常高。
2. 這家公司的五個產品在市場上的銷量五齊,受到了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五齊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五個人站在一起,身高、體重、外貌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形成了一個整齊的隊伍,從而達到了“五齊”的效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五齊相關的成語,如“三齊”、“六齊”等,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以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的五個同學在考試中的分數都五齊了。
2. 初中生:這個班級的五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都五齊,老師非常滿意。
3. 高中生:我們學校的五個社團在文化節中的展示都五齊,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
4. 大學生:我們團隊的五個成員在科研項目中的貢獻都五齊,得到了導師的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