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扼亢拊背
發音(Pronunciation):è kàng fǔ b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手按住喉嚨,拍打背部。比喻對人的言行進行限制或制止,以達到控制或約束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扼亢拊背,亢指喉嚨,拊指拍打,背指背部。成語意為用手按住喉嚨,拍打背部。比喻對人的言行進行限制或制止,以達到控制或約束的目的。形容對某人的活動進行干預,以防止其做出錯誤的決策或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人的言行進行干預,以防止其做出錯誤的決策或行為。可以用于描述領導對下屬的管理,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或朋友對朋友的提醒等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四》記載了扼亢拊背的典故。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叫做晏子的賢人,他曾多次勸告齊國君王不要與強大的秦國作戰,但君王不聽,結果齊國大敗。晏子對君王說:“晏子扼亢拊背,無可奈何。”他用自己的行動形象地表達了對君王決策的束手無策和無可奈何之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扼亢拊背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扼”、“亢”、“拊”和“背”四個單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困難,我們應該及時扼亢拊背,避免出現更大的問題。
2. 老師扼亢拊背,幫助學生糾正錯誤的學習方法。
3. 領導的職責就是扼亢拊背,確保團隊的工作順利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扼亢拊背”聯想為一個人用手按住喉嚨,同時拍打背部,來限制或制止對方的行動。這種形象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意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控制、約束相關的成語,如“束手無策”、“束之高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扼亢拊背,讓我們不要在課堂上說話。
2. 初中生:父母總是扼亢拊背,不讓我晚上玩手機。
3. 高中生:老師對我們的學習進行扼亢拊背,幫助我們更好地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