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嬤
成語(Idiom):薄嬤(bó mó)
發音(Pronunciation):bó m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輕率、不慎重,不經過思考就妄加評論或行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薄嬤原為戲曲中的一個角色,她是一個婆婆媽媽、多嘴多舌的人物。成語“薄嬤”用來形容言行輕率、不經過思考的人,他們喜歡妄加評論或行事,缺乏慎重思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薄嬤一詞常用于形容那些不經思考就妄加評論或行事的人。可以用于貶義場合,警示人們要慎重思考和行事,避免輕率決策帶來的后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薄嬤最早出現在明代雜劇《八大山人》中。這個劇中的薄嬤是一個善良但多嘴多舌的老婆婆。后來,人們將薄嬤這個角色的性格特點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言行輕率、不慎重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薄嬤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薄嬤,說話從來不經過思考。
2. 這個決策太薄嬤了,沒有考慮到后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薄嬤這個角色在戲曲中的形象,她喜歡多嘴多舌、言行輕率。通過聯想,可以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言行輕率、不慎重相關的成語,如“草率從事”、“輕舉妄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決定太薄嬤了,沒有經過思考就做出了決定。
2. 初中生:她在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太薄嬤了。
3. 高中生:政府在處理問題時不能薄嬤,需要慎重考慮后果。
4. 大學生:作為領導,他不能薄嬤行事,應該經過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