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尾鑪
成語(Idiom):鵲尾鑪(què wěi lú)
發音(Pronunciation):què wěi l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極為狹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鵲尾鑪是由“鵲尾”和“鑪”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其中,“鵲尾”指的是鵲鳥的尾巴,形狀狹長;而“鑪”指的是爐子。因此,鵲尾鑪形容的是一個狹小的爐子,用來比喻事物極為狹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鵲尾鑪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空間狹小、局限性強的事物或環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房間非常狹小,或者形容某個工作空間非常擁擠。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鵲尾鑪最早出自《莊子·秋水》:“鵲尾鑪中,物無所容。”這句話形容了一個爐子非常狹小,無法容納任何東西。后來,人們將這個短語引申為成語,用來比喻事物極為狹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鵲尾鑪是由兩個詞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辦公室真是鵲尾鑪,連個螞蟻都擠不進去。
2. 這個小餐館的廚房真是鵲尾鑪,只能容納一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鵲尾鑪”與狹長的鵲鳥尾巴以及狹小的爐子形象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強烈的形象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空間狹小的成語,如“壁立千仞”、“一窮二白”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的書包很小,像鵲尾鑪一樣。
2. 小學生:我們學校的操場太小了,簡直是個鵲尾鑪。
3. 初中生:這個電梯真是鵲尾鑪,一下子只能擠進去幾個人。
4. 高中生:這個圖書館的自習室空間有限,真是個鵲尾鑪。
5. 大學生:這個實驗室的工作臺太小了,完全是個鵲尾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