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
成語(Idiom):攻守(gōng shǒu)
發音(Pronunciation):gōng shǒ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攻守是指在戰爭或競爭中,攻擊和防守兩種行動或策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攻守是一個雙重的行動,既包括進攻,又包括防守。在戰爭、體育比賽或其他競爭性活動中,攻守都是重要的策略。攻指的是主動進攻、進取的行動,而守指的是防守、保護自己的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攻守可以用于形容戰爭、體育比賽、商業競爭等各種情況下的進攻和防守。也可以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隊在工作或學習中的積極進取和保護自己的策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攻守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孟子·離婁上》一章中。孟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一位著名哲學家,他在這一章中講述了一位叫離婁的人的故事。離婁是一個有才華的人,但他只擅長守而不擅長攻。孟子通過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只有同時擅長攻與守,才能在競爭中取得勝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攻守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攻為動詞,守為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比賽中,我們需要同時做好攻守,才能贏得勝利。
2. 在商業競爭中,一個成功的企業必須善于攻守。
3. 在學習中,我們要善于攻守,既要積極進取,又要保護自己的知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攻守與戰爭、體育比賽或其他競爭性活動聯系起來記憶。想象自己在這些情境中既要積極進攻,又要保護自己,就能更容易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關于攻守的成語,例如攻其不備、攻城略地等。同時,還可以了解相關的歷史事件、體育比賽或商業競爭中的攻守策略,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我在足球比賽中既要進攻,又要守門,真是像攻守一樣重要。
初中生:在學校的辯論賽中,我們需要同時做好攻守,才能獲得勝利。
高中生:在高考中,我們要善于攻守,既要積極備考,又要保護自己的考試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