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乳犢不怕虎
發音(Pronunciation):rǔ dú bù pà h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輕人不知道危險,不害怕困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乳犢是指剛斷奶的小牛,不怕虎是指不害怕老虎。成語乳犢不怕虎比喻年輕人缺乏經驗和認識風險的能力,對困難和危險缺乏足夠的警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輕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缺乏足夠的警惕和謹慎。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乳犢不怕虎出自《孟子·告子下》:“《詩》云:‘乳犢之牛,牽牛之牛。’牛,無知之獸也。乳犢之牛,未有乳犢之知也。乳犢不怕虎,無知之謂也。”孟子以乳犢不怕虎來比喻人的無知和缺乏經驗。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乳犢”和謂語“不怕虎”構成成語的基本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年輕人乳犢不怕虎,總是不聽勸告,做事不謹慎。
2. 年輕人要學會謹慎,不要乳犢不怕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剛斷奶的小牛面對一只老虎,它毫不害怕地直面老虎,表示年輕人在面對困難時缺乏足夠的警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成語,如“目不識丁”、“初生之犢”等,來豐富對年輕人無知和缺乏經驗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乳犢不怕虎的孩子,總是沖在前面,不怕困難。
2. 初中生:我們要警惕乳犢不怕虎的心態,不要因為年輕就魯莽行事。
3. 高中生:乳犢不怕虎的態度在面對未知的未來時往往會導致不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