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壽
基本解釋
謂有仁德而長壽。語出《論語·雍也》:“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邢昺 疏:“言仁者少思寡欲,性常安靜,故多壽考也?!薄?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王吉傳》:“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漢書·董仲舒傳》:“ 堯 舜 行德,則民仁壽?!薄杜f唐書·文苑傳下·劉蕡》:“由是天人通,陰陽和,俗躋仁壽,物無疵癘。” 宋 蘇軾 《儒者可與守成論》:“至於 湯 武 ,拯涂炭之民而置之於仁壽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清 陳夢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我皇上聰明神圣之主,又已禎祥畢集,仁壽可登矣。”
成語(Idiom):仁壽
發音(Pronunciation):rén shò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仁壽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仁”意為仁愛、仁慈,而“壽”意為長壽、福壽。合在一起,仁壽表示一個人富有仁愛之心,能夠幫助他人并享有長壽福壽的意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仁壽這個成語是從《孟子·盡心上》中引用的,原文是“仁壽者,人之壽也?!币馑际钦f,一個人如果具備仁愛之心,就能夠得到長壽的福報。這個成語強調了仁愛的重要性,認為善待他人是保持健康和長壽的關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仁壽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心地善良、慈悲為懷,愿意幫助他人并享有長壽福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夸獎一個人的善良和慈悲心,也可以用來告誡自己要保持善良的品質,以獲得幸福和長壽。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仁壽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的一篇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孟子談到了仁愛和長壽的關系,強調了善待他人的重要性。后來,人們將這段話提煉出來,形成了成語“仁壽”。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仁壽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仁”和“壽”分別表示仁愛和長壽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以仁壽為懷,樂于助人。
2. 她的善良和慈悲心使她備受人們的尊敬,也為自己帶來了仁壽的福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仁愛”和“長壽”這兩個關鍵詞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仁愛之人,他因為對他人的善良行為而獲得了長壽的福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仁壽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孟子的哲學思想,了解他對仁愛和人性的看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仁壽的人,總是幫助別人。
2. 初中生:仁壽是一種美德,我們應該努力培養自己的仁愛之心。
3. 高中生:仁壽這個成語來自孟子的哲學思想,反映了他對人性的理解和關懷。
4. 大學生:仁壽是一個深刻的成語,它提醒我們要關注他人的需求并盡力幫助他們。
5. 成年人:仁壽是一個令人向往的境界,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仁愛之心并享受長壽福壽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