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束
基本解釋
教誨約束。 明 歸有光 《敕贈翰林院檢討許府君墓表》:“晚以病居家,猶與族人月會食,訓束子弟,焚香宴坐,吟詠不輟。”
成語(Idiom):訓束
發(fā)音(Pronunciation):xùn sh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訓誡和約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訓束指的是通過教導和制約來使人們遵守規(guī)矩和紀律。它強調了教育和約束的重要性,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個人行為規(guī)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訓束一詞常用于描述教育、管理或紀律方面的情況。它可以用來指責某人缺乏約束力,也可以用來表揚某人對自己的行為有良好的控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訓束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公孫丑上》。公孫丑是孟子的學生,他因為不守紀律而受到孟子的批評。孟子對他說:“子非魯人也,魯訓束之不嚴。”這句話意味著公孫丑沒有受到嚴格的訓誡和約束,所以他的行為不合規(guī)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訓束是由“訓”和“束”兩個字組成的。其中,“訓”指的是教導和訓誡,“束”指的是約束和限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父母對他進行了嚴格的訓束,所以他一直很守紀律。
2. 這個班級的紀律非常好,老師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訓束。
3. 沒有訓束的孩子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將“訓束”這個成語與“教育和約束”這個含義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教師嚴肅地對學生進行訓誡和約束,以維護秩序和紀律。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意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訓束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教導有方”、“紀律嚴明”等。了解這些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訓束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對我們進行了訓束,讓我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 初中生:學校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了訓束,以維護學校的秩序。
3. 高中生:父母對我進行了嚴格的訓束,希望我能夠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
4. 大學生:大學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通過訓束學生,使他們在學術和生活方面取得進步。
5. 成年人:自律和訓束是成功的關鍵,只有掌握了這兩點,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