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胥
成語(Idiom):糧胥(liáng xū)
發音(Pronunciation):liáng x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貪圖私利、索取財物的官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糧胥源自中國古代的農業社會。在古代,糧食是人們的生活必需品,而糧食的收購和管理則由官府負責。糧胥指的是那些負責收購和管理糧食的官吏,而這些官吏往往濫用職權,索取財物,以謀取私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貪污腐敗的官員,或者指那些以權謀私的人。可以用來批評腐敗現象,警示人們不要貪圖私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糧胥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淮南子》一書中。書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官員叫胥渠,他負責收購和管理糧食。然而,胥渠卻濫用職權,索取財物,以謀取私利。后來,人們就用“糧胥”來形容這種貪污腐敗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糧胥屬于“名詞+名詞”結構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竟然利用職務之便索取財物,真是個糧胥。
2. 他們一直揭露貪官污吏,為打擊糧胥而努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手持糧食的袋子,在背后偷偷取出一些糧食放進自己的袋子里,這樣就形象地表示了糧胥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腐敗現象相關的成語,如“貪官污吏”、“權錢交易”等,以豐富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官員偷偷拿了一些糧食,他是個糧胥。
2. 初中生:我們應該反對腐敗現象,不讓糧胥有機可乘。
3. 高中生:這個社會需要清廉的官員,而不是一些糧胥。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