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銖
基本解釋
(1).四分之一兩。銖,古重量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南史·張暢傳》:“此諸鹽各有所宜:白鹽是 魏 主所食;黑者療腹脹氣懣,細刮取六銖,以酒服之。”
(2).古錢幣名。詳“ 六銖錢 ”。
(3).指六銖衣。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岑文本》:“﹝ 岑文本 ﹞又問曰:‘比聞六銖者天人衣,何五銖之異?’﹝ 上清童子 ﹞對曰:‘尤細者則五銖也。’” 宋 葉適 《和李參政》:“傳觀弓力異常鈞,衣我六銖羞問。” 金 元好問 《隱秀君山水為范庭玉賦》詩:“萬壑風煙入座寒,六銖仙帔想驂鸞。”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上》:“廿四橋邊載野航,六銖縹緲浣紅妝。”
成語(Idiom):六銖
發音(Pronunciation):liù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微小、輕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銖是中國古代使用的一種計量單位,指的是一種非常輕小的銅錢。由于六銖銅錢非常輕,所以成語“六銖”就用來形容事物微小、輕微的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六銖常用于描述一些微小的事物、輕微的差別或程度。例如,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錯誤非常微小,不值一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六銖的故事來源于《史記·韓非子列傳》。故事中,韓非子和一位朋友討論事物的輕重問題,朋友認為六銖是非常輕微的,韓非子則反駁說:“六銖雖輕,千斤之重,人之所舉也。”這個故事中的對話成為了后來“六銖”的成語用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銖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錯誤只是六銖,不值一提。
2. 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只有六銖的程度。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六銖想象成一種非常輕小的銅錢,用來比喻事物的微小、輕微的程度。可以通過想象六銖的輕盈和微小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毫厘之差”、“微不足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錯誤只有六銖那么輕微,老師不會生氣的。
2. 初中生:這本書的區別只有六銖,我還是喜歡原版的。
3. 高中生: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只有六銖,不值得我們過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