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托
成語(Idiom):論托
發(fā)音(Pronunciation):lùn t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言辭上尋求托辭,推諉責任,以逃避責任或推脫罪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論托是由“論”和“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論”表示辯論、爭論,“托”表示借口、托詞。論托的意思是指人在爭論或辯論中尋找借口,推卸責任,以逃避承擔責任或推脫罪責。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論托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在面對責任或罪責時,以各種托辭或借口來逃避或推脫的行為。可以用來批評那些不敢承擔責任、推卸責任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托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杜甫的《曲江二首·其二》中:“論托官司,歸根結(jié)底,百官皆有托,托者各異。”杜甫在這首詩中用“論托”來形容官員們在處理官司時推卸責任的行為。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論托的結(jié)構(gòu)是由動詞“論”和名詞“托”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不停地論托,試圖推卸自己的責任。
2. 這個政府官員總是用各種論托的借口來逃避問責。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論托”這個成語與“推卸責任”這個意思聯(lián)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在辯論中不斷尋找托辭,以推脫責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更多相關(guān)的成語,如“推諉托辭”、“推卸責任”等,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總是在考試前找各種論托的借口,不肯努力學習。
2. 初中生:老師問他為什么作業(yè)沒完成,他卻用論托的方式推卸責任。
3. 高中生:政府官員在面對貪污指控時,常常采取論托的手段來逃避懲罰。
4. 大學生:在辯論賽中,他動用了各種論托的辯論技巧,成功推翻了對方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