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襟
成語(Idiom):彌襟
發音(Pronunciation):mí j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衣襟非常長,能延伸到腳踝的樣子。比喻文章或書法的篇幅非常長。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彌襟一詞來源于《莊子·逍遙游》:“董子祭酒為楚王問于孔子曰:‘東海之濱有馮夷者,其知也無所不知,其言也無所不言,而其好學不倦。其為人也,容貌若在其側,而彌襟若將至于地。’”形容馮夷的學識淵博,能言善辯,而且勤奮好學。因此,彌襟一詞后來用來形容文章或書法篇幅極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彌襟一詞常用于描述文章或書法的篇幅很長,形容文章或書法內容豐富,字數眾多。也可以用來形容演講或講座的時間非常長,內容詳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彌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莊子的《逍遙游》一篇中,描述了馮夷的學識廣博和勤奮好學的態度。后來,人們將其引申為形容文章或書法內容極長。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篇文章寫得真好,彌襟之作。
2. 他的書法作品字跡工整,而且都是彌襟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下一位學者穿著長袍,衣襟非常長,幾乎能夠延伸到地面,表示他的學識淵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千言萬語”、“千篇一律”等。同時,也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典故,了解更多有趣的成語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的講座太長了,聽得我都快睡著了,真是一場彌襟之演講。
2. 初中生:這本小說的篇幅非常長,真是一部彌襟之作。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內容詳盡,字數眾多,堪稱彌襟之作。
4. 大學生:他的書法作品字跡工整,每幅都是一幅彌襟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