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塍
基本解釋
(1).合歡的別名。《佩文韻府·平蒸》“馬塍”引《本草》:“合歡花一名馬塍花。” 清 曹寅 《入靈谷寺》詩:“馬塍酹客穿陵隧,鴨腳干霄逼相輪。”
(2).地名。在 浙江省 余杭縣 西。 宋 代以產(chǎn)花著名。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馬塍藝花》:“ 馬塍 藝花如藝粟, 槖駞 之技名天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熙朝樂事》:“其時, 馬塍 園丁競以名花荷擔叫鬻,音中律呂。” 清 趙翼 《管公祠香菊》詩:“吾鄉(xiāng)近年菊事繁,園戶俱工 馬塍 藝。”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杭州府二·古跡》。
成語(Idiom):馬塍
發(fā)音(Pronunciation):mǎ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性格剛直、正直,不阿諛奉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塍是由“馬”和“塍”兩個字組成的。馬是指馬兒,塍是指田埂。馬兒走在田埂上,直來直去,不曲不折,因此馬塍成為形容人正直、剛直的詞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馬塍常用于褒義,用來形容人的品質(zhì)正直、直率,不阿諛奉承。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行為舉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塍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四書集注》中,但具體的故事起源已無從考證。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字組成:馬和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向為人正直,是個真正的馬塍之士。
2. 他的為人處世一直很馬塍,不會隨波逐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馬兒走在田埂上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馬兒筆直地走在田埂上,代表人的性格正直、剛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正直、剛直相關(guān)的成語,如“直言不諱”、“直截了當”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馬塍的好同學,從來不欺負別人。
初中生:老師說他是個馬塍的學生,從來不作弊。
高中生:他的為人正直,是一個真正的馬塍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