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渠
成語(Idiom):街渠(jiē qú)
發音(Pronunciation):jiē q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街道和渠道,表示通達,暢通無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街渠成語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詩句:“街渠無盡時,衣食有余閑。”意思是說,街道和渠道永遠不會消失,而衣食卻有剩余的閑暇時間。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繁忙的街道和渠道,暗示了通達暢通的意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交通暢通,事物順利進行的場景。可以用來形容道路、交通、信息等方面的通暢,也可以用來形容事業、學業等方面的順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街渠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的《長恨歌》是一首描寫楊貴妃與唐玄宗之間愛情悲劇的長篇敘事詩。在詩中,白居易描繪了楊貴妃的美麗和唐玄宗對她的深情,同時也表達了對楊貴妃早逝的惋惜之情。其中的“街渠無盡時,衣食有余閑”一句,形象地描繪了街道和渠道永遠不會消失的景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街渠成語由兩個詞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條高速公路真是街渠一樣,車輛暢通無阻。
2. 他的事業一帆風順,像街渠一樣通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街渠”形象化為一條暢通無阻的大街,用于記憶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交通、通達相關的成語,如“暢行無阻”、“井井有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每天騎自行車上學,街渠都很暢通,所以我從來沒有遲到過。
2. 初中生(13-15歲):交通擁堵會影響城市的發展,我們應該努力建設更多的街渠,提高交通效率。
3. 高中生(16-18歲):我希望將來能參與城市規劃工作,為市民打造更多暢通無阻的街渠。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在信息時代,網絡的街渠越來越重要,我們應該加強網絡安全建設,保障信息的暢通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