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角
基本解釋
假角。 魯迅 《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但題目上不直書‘打落水狗’者,乃為回避觸目起見,即并不一定要在頭上強裝‘義角’之意。”
成語(Idiom):義角(yì jiǎo)
發(fā)音(Pronunciation):yì ji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義正辭嚴、忠誠堅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義角指的是人們在面對正義與非正義之間,堅守正義、秉持真理、表達真實立場的行為。這個成語形容人言行正直,堅持原則,不為私利所動,表達出對正義的追求和維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對于公正、正義的堅守和表達,尤其是在面對不公平、不正義的情況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藝文志》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據(jù)說,東漢時期,有一位名叫劉楨的大臣,他在一次宴會上聽到皇帝曹操提出了錯誤的觀點。劉楨勇敢地站出來,義正辭嚴地批評了曹操的錯誤觀點。曹操被他的勇氣和正直所感動,沒有怪罪他,反而對他表示贊賞。后來,這個故事傳開,人們用“義角”來形容劉楨那種勇于表達真實立場的精神。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法庭上義角發(fā)言,為被告辯護。
2. 面對不公平的待遇,她義角直言,堅決維護自己的權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義角”與“義正辭嚴”聯(lián)系起來,因為義角的行為就是以正義和真實為基礎,堅持原則,表達真實立場。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更多與正義、堅守原則相關的成語,如“忠誠義氣”、“忠貞不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會像小紅帽一樣義角地對待朋友,不欺負他們。
2. 初中生:作為班級的學生代表,我會義角地維護同學們的權益。
3. 高中生:面對社會的不公平,我們應該義角發(fā)聲,爭取公正的待遇。
4. 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該義角直言,為社會正義發(f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