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攘
基本解釋
離散紛亂?!?a href="/r_ci_b3b9ab01fe784ea29231f09758de6e23/" target="_blank">文選·揚雄<甘泉賦>》:“齊緫緫以撙撙,其相膠轕兮,猋駭云迅,奮以方攘。” 張銑 注:“方攘,分散貌。”
成語(Idiom):方攘
發(fā)音(Pronunciation):fāng rǎ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平定叛亂、清除社會不安定因素。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方攘是一個四字成語,由“方”和“攘”兩個字組成。其中,“方”指地方、國家,“攘”指平定、清除。該成語的含義是指政府或統治者采取措施來平定叛亂,清除社會不安定因素,維護社會秩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方攘一詞常用于描述政府或領導者采取行動來平定叛亂、清除社會不安定因素的情況??梢杂糜谟懻摎v史上的政治動亂、社會改革、維護社會穩(wěn)定等方面的話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zhàn)國策·齊策》中有一則故事,描述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政治局勢動蕩不安,社會秩序混亂。齊國的國君孟嘗君為了維護國家的穩(wěn)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平定叛亂,清除社會不安定因素,最終成功恢復了社會秩序。后來,人們用“方攘”來形容類似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方”和“攘”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政府決定方攘一次,以確保社會的穩(wěn)定和安全。
2. 在社會動蕩時期,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方攘叛亂。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方攘”分解為兩個字,“方”可以聯想到國家、地方,“攘”可以聯想到平定、清除??梢酝ㄟ^聯想這兩個字的意義來記憶整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方寸之地”、“攘往矣來”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方攘壞人,保護好社會。
2. 初中生:政府采取措施方攘叛亂,恢復社會的秩序。
3. 高中生:歷史上有很多政治家利用方攘來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
4. 大學生:研究政治學的學生需要了解方攘的含義和歷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