鐲子
成語(Idiom):鐲子(zhuó zi)
發音(Pronunciation):zhùo z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手腕上的裝飾品,也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鐲子,古代女性常戴在手腕上的一種裝飾品,通常由金、銀、玉等材質制成。成語“鐲子”借指束縛人的東西,比喻限制人的自由或者約束人的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受到某種約束或束縛的情況,也可以用來形容某種事物限制或阻礙人的發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鐲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一種禮儀習俗。古代婚禮上,新娘會佩戴一對鐲子,象征著她的婚姻地位和家庭責任。因此,鐲子被用來比喻束縛人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形容詞“鐲子”構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家庭責任成為了他事業發展的鐲子。
2. 這份工作給了我經濟上的自由,不再被金錢束縛成為我的鐲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鐲子的形狀和束縛的概念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個手腕上戴著鐲子的人被束縛住,這樣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婚俗和傳統飾品,以及其他與束縛、限制相關的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家的狗被繩子拴住了,好像戴了一條鐲子一樣。
2. 初中生(13-15歲):學習太多的課外班對我的興趣產生了束縛,感覺自己戴著一副鐲子。
3. 高中生(16-18歲):社交媒體上的輿論壓力讓很多年輕人感到束縛,好像被一種無形的鐲子所限制。
4. 大學生及以上:工作的壓力和責任讓我感到有點窒息,好像被一條緊緊束縛的鐲子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