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避
成語(Idiom):忌避(jì bì)
發音(Pronunciation):jì b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害怕或回避某個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忌避是指因為害怕或厭惡,故意回避或避免與某個人或事物接觸或發生關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對某個人或事物有所畏懼或厭惡,因此避免與其接觸或發生關系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忌避的成語故事起源尚無明確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忌避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那個人的行為非常忌避,從來不與他交往。
2. 她對蜘蛛有著極度的忌避情緒,一見到蜘蛛就會躲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忌避”與害怕或回避的情緒聯系起來,形成記憶聯結。同時,可以嘗試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與忌避相關的場景,加深對該成語的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避而不談”、“避重就輕”等,以擴展對于回避和避免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忌避看恐怖電影,因為會害怕。
2. 初中生(13-15歲):她忌避參加學校的辯論比賽,因為害怕在公眾面前發言。
3. 高中生(16-18歲):他忌避與那個團隊合作,因為不喜歡他們的工作方式。
4. 大學生(19-22歲):我忌避與那個教授交流,因為覺得他態度不友好。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他忌避談論政治話題,因為害怕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