誨示
誨示(huì shì)
發(fā)音(Pronunciation):huì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教導、引導,以言語或行動傳授知識和道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誨示是一個由“誨”和“示”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誨”意為教導、教育,“示”意為指示、啟示。誨示的含義是通過言語或行動來傳授知識、教育人們,使他們明白道理、明辨是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誨示常用于形容教育者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教導學生,也可以用來形容一種引導他人明辨是非、認清事物本質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誨示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中,其中記載了一個叫做叔向的人曾經誨示大夫鮑叔牙,使他改正了錯誤的行為。這個故事成為了誨示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誨示屬于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誨”為動詞,意為教導;“示”為賓語,意為指示、啟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老師用生動的故事誨示學生們知識和道理。
2. 他以身作則,誨示了我們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拆解詞語來記憶。誨示中的“誨”可以聯(lián)想為教育、教導,而“示”可以聯(lián)想為指示、啟示。通過將這兩個意義進行聯(lián)想,可以更容易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
1. 了解其他與教育、教導相關的成語,如“教育萬歲”、“引人入勝”等。
2. 閱讀相關的教育文獻,了解更多關于教育和教導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用有趣的故事誨示我們做人的道理。
2. 初中生:老師用實例誨示我們如何正確對待同學之間的關系。
3. 高中生:老師通過討論課誨示我們如何分析問題和提出觀點。
4. 大學生:導師用自己的研究經驗誨示我們做研究的方法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