劌目
成語(Idiom):劌目 (guì mù)
發音(Pronunciation):guì m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以刀割目,形容殘忍無情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劌目的字面意思是用刀割目。這個成語形容人的行為殘忍無情,不顧他人的痛苦和傷害。它常常用來形容狠心、冷酷、殘忍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劌目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批評和譴責殘忍和不人道的行為。它可以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的行為,也可以用于描述一種社會現象或政治事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劌目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傳說。相傳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桓公很喜歡聽音樂,他經常請來各地的樂師演奏。有一天,一位名叫晏子的樂師因為表演不好被齊桓公大怒,他命令晏子在公眾面前割自己的眼睛。晏子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只好按照齊桓公的命令割下了自己的一只眼睛。后來,這個故事被流傳開來,人們用"劌目"來形容殘忍無情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劌目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劌”是動詞,表示用刀割;“目”是名詞,表示眼睛。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劌目傷心。
2. 這個獨裁者對待反對他的人總是劌目無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劌目”這個成語與殘忍無情的行為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用刀割自己的眼睛,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殘忍無情相關的成語,如“殺人如麻”、“冷酷無情”等,以擴展對這一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把小鳥的腿割斷了,真是劌目的行為!
2. 中學生: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劌目傷心,真是可怕!
3. 大學生:這個政府對待反對派的手段非常劌目,喪失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