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扮
基本解釋
文官打扮。《水滸傳》第一○九回:“今番太平回朝,天子特命文扮,卻是幞頭公服,入城朝覲。”
成語(Idiom):文扮(wén bàn)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b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假裝文雅,偽裝清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文”指的是文雅、有修養,“扮”指的是偽裝、假裝。文扮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人故意假裝文雅、偽裝清高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文扮常常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很有修養,但實際上卻虛偽、假裝高尚的人。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言行舉止不真實、虛偽,也可以用來批評某人故意掩飾自己的真實性格。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扮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馀賈傳》中。傳說馀賈是一個賣酒的商人,他常常故意裝作文雅、高尚的樣子,以此吸引顧客的注意。后來,文扮就成為了形容那些故意偽裝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扮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文”和“扮”都是單音節的漢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文扮得像個文化人,實際上卻一點兒不懂。
2. 她在人前總是文扮得很有修養,但私下里卻是一個很粗魯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文扮”聯想為一個人穿著文雅的衣服,但臉上卻戴著假面具,以此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文扮的使用場景和相關成語,例如“文人相輕”、“文過飾非”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總是文扮得很有禮貌,但我們都知道他是個淘氣鬼。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外表很文扮,但是她的內心卻充滿了壞心思。
3. 高中生(16-18歲):他在班級里總是文扮得很冷漠,但其實他是個非常有愛心的人。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那個政客總是文扮得很有思想,但實際上他只是在迎合選民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