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擊
基本解釋
[釋義]
(動)部隊出動向敵人進攻。
[構成]
偏正式:出〔擊
反義詞
英文翻譯
1.{軍} launch an attack; start off for attack; hit out; make a sally; sortie
詳細解釋
◎ 出擊 chūjī
[sally] 向敵人發起攻擊
謂向敵人發起攻擊。《史記·李將軍列傳》:“及出擊 胡 ,而 廣 ( 李廣 )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后漢書·韓棱傳》:“ 憲 ( 竇憲 )惶恐,白太后求出擊 北匈奴 以贖罪。” 明 高攀龍 《王侯祠兩廡記》:“往者 嘉靖 甲寅、乙卯間,吾邑有 倭 寇,邑之義士 何五路 等三十六人,奮然持白梃出擊之,敗死城西之濠。” 郭澄清 《大刀記》第十章:“那里,既能夠發揚火力射殺敵人,又有利于出擊沖鋒。”
成語(Idiom):出擊
發音(Pronunciation):chū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出擊指軍隊主動發動攻擊,迅速出動進行戰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出擊是一個軍事術語,意味著軍隊主動出動,積極進攻敵人。這個成語強調了主動性和迅速性,表示行動果斷,勇敢無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出擊這個成語通常用于描述軍事行動,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領域中的積極行動。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積極進取,勇往直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秦策二》一書中。故事講述了戰國時期,秦國的公子勝利率領軍隊出擊魏國。這個故事強調了勝利主動出擊的軍事策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擊是一個動詞短語,由“出”和“擊”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關鍵時刻,他果斷地下令出擊,最終取得了勝利。
2.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坐等,而是要勇敢地出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出”字和“擊”字分開記憶。想象一個士兵從陣營中走出來,準備發動攻擊,這樣就能記住出擊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軍事有關的成語,如出奇制勝、兵不血刃等。深入了解中國歷史中的著名戰役和將領,如赤壁之戰、岳飛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的足球隊在比賽中出擊,打進了對方的球門。
2. 中學生(13-18歲):面對高考,我們要勇敢地出擊,爭取取得好成績。
3. 大學生(19-22歲):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要有出擊的精神,勇往直前。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全面了解和記憶“出擊”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