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祿
成語(Idiom):貢祿(gòng lù)
發音(Pronunciation):gò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貢獻國家的才能和努力,也指對國家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貢,舊時指向皇帝進獻珍貴物品;祿,古代官吏的俸祿。貢祿合稱為貢獻給國家的才能和努力所得到的報酬。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對國家或組織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對國家或組織有所貢獻的人,也可以用來表達對國家或組織的忠誠和奉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貢祿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代,官員們為了得到皇帝的認可和獎勵,會努力進獻珍貴的物品和展現自己的才能。這樣的貢獻被稱為貢祿,成為了一種表達忠誠和奉獻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貢祿由兩個漢字組成,貢和祿。貢表示進獻,祿表示俸祿。兩個字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貢獻和報酬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國家的科學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祿。
2. 這位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付出了很多貢祿。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將珍貴的物品貢獻給國家,然后得到了相應的報酬,表示他的貢獻得到了認可和回報。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貢祿相關的成語,如“貢獻”、“報酬”等,以加深對這個主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做出貢祿。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為家庭和社會做出貢祿。
3. 高中生: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來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祿。
4. 大學生: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社會做出貢祿。
5. 成年人: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祿,共同建設美好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