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納
成語(Idiom):貢納(gòng nà)
發音(Pronunciation):gòng n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貢獻和納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貢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貢指貢獻,納指納稅。它表示個人或組織愿意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或財富,為國家或社會做出貢獻。同時,它也指納稅人按照規定繳納稅款,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貢納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形容一個人或組織積極主動地為社會或國家做出貢獻的行為。它可以用于表揚個人或組織的奉獻精神,也可以用于強調納稅人應盡的義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公冶長》中有一則故事,孔子曾經問公冶長:“貢之而不納諸?”公冶長回答:“貢之而不納諸,何以免于貧?貧而無怨,何足貴乎?”這個故事中的“貢納”一詞,最初是指向國家貢獻物品或勞動力后,還要繳納稅款的義務。后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表示貢獻和納稅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貢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貢”和動詞“納”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為社會貢納了很多力量。
2. 企業應該履行納稅義務,為國家貢納稅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住“貢獻”和“納稅”這兩個關鍵詞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的納稅制度和個人/企業納稅的相關知識,深入了解貢納的意義和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為國家貢納自己的力量。
2. 初中生:作為一名公民,我們應該懂得納稅的重要性,為社會貢納自己的一份力量。
3. 高中生:大家應該積極參與公益活動,為社區貢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4. 大學生: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有社會責任感,積極為社會貢納自己的才華和創造力。
5. 成年人:每個納稅人都應該按時納稅,為國家貢納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