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債塊
基本解釋
方言。即討債鬼。 清 王有光 《吳下諺聯·無冤不成夫婦無債不成父子》:“父負子,人謂其子討債塊;子負父,人謂其子還債貨。”參見“ 討債鬼 ”。
成語(Idiom):討債塊(tǎo zhài kuài)
發音(Pronunciation):tǎo zhài kuà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追討債務或索取賠償款項的行為,形容債主為了討回自己的錢財而不顧一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討債塊源自于中國民間故事,講述了一個討債者為了追討債務而不惜一切代價的故事。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債主在追討債務時的決心和堅持。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債主為了追討債務而不顧一切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其他追求自己權益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在古代中國,有一位債主借了錢給一位窮人,但是窮人一直不還錢。債主為了追回自己的錢財,不顧一切地追逐窮人,最終追到了一個石頭塊。這個故事流傳開來,成為了形容債主追討債務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討債塊”由兩個詞組成,分別是“討債”和“塊”。其中,“討債”表示追討債務,而“塊”表示石頭塊,用來比喻債主為了追討債務而不顧一切的決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追回自己的錢財,真是個討債塊。
2. 這個債主一直不停地追逐欠債的人,真是個討債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討債塊”與債主追討債務的情景進行聯想,想象債主像一塊石頭一樣堅定地追逐欠債的人,從而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債務追討制度,以及現代社會中的債務糾紛解決方式,深入了解債務追討的法律規定和程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向老師討債塊,因為老師欠他的糖果還沒給。
2. 初中生:他是個討債塊,為了追回自己的錢,連續幾天都去找借錢給他的同學要回來。
3. 高中生:他為了追討債務,真是個討債塊,不顧一切地找到了欠他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