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搜腸刮肚
發音(Pronunciation):sōu cháng guā d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思考、推敲非常認真,費盡心思。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搜腸刮肚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用來形容人思考問題或解決問題時非常認真,費盡心思。它比喻人們在思考時像是把腸子掏出來一樣,費盡心思,甚至刮肚子都不放過,以求得到更好的結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搜腸刮肚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在解決問題、思考方案時的認真態度。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對工作任務的投入程度,或者形容某人為了解決一個難題而費盡心思。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搜腸刮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后漢書·李膺傳》中。據說,李膺是東漢末年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和文學家,他非常用心地為國家出謀劃策。有一次,李膺為了給皇帝出一個好主意,他整整思考了七天七夜,連吃飯都顧不上,所以被人形容為“搜腸刮肚”。后來,這個成語就被廣泛應用于形容人們思考問題時的認真態度。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搜腸刮肚是一個動賓短語,由“搜腸”和“刮肚”兩個動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搜腸刮肚,終于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2. 這位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搜腸刮肚,終于取得了重要突破。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住搜腸刮肚的意思可以通過形象聯想。想象一個人非常認真地思考問題,把腸子都掏出來搜尋答案,甚至連刮肚子都不放過,這樣就能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與思考、認真態度相關的成語,如“苦思冥想”、“絞盡腦汁”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為了解決這個數學問題,小明搜腸刮肚,終于找到了正確答案。
2. 初中生:為了寫好作文,小紅搜腸刮肚,絞盡腦汁,終于寫出了一篇優秀的文章。
3. 高中生:為了準備高考,小李每天晚上都在搜腸刮肚,苦思冥想,以求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