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擿埴索途
發音(Pronunciation):tī zhí suǒ t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通過辛勤努力,找尋到正確的道路或方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擿埴,古代一種制作陶器的工具,用來清理陶土中的雜質。索途,尋找道路。成語擿埴索途比喻通過辛勤努力,找到正確的方法或道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鼓勵人們在面臨困難或迷茫時,要勇于嘗試、努力探索,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擿埴索途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淮南子·原道訓》這本書中。這本書是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所編纂的一部哲學著作。在書中,他通過一系列的對話和寓言故事,闡述了他的哲學思想。其中就包括了擿埴索途這個成語,用來表達人們在追求真理和解決問題時,需要付出努力和探索的意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擿埴索途由四個字組成,分別是“擿”、“埴”、“索”、“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學習上非常努力,經過擿埴索途,終于找到了提高成績的方法。
2. 面對困難,我們要堅持不懈地擿埴索途,相信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分解為四個字的含義來記憶,擿表示清理、清除,埴表示陶土,索表示尋找,途表示道路。可以想象自己在制作陶器時,需要清理陶土中的雜質,然后尋找正確的道路,才能完成陶器,從而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淮南子這本書的內容,以及其中的其他成語和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勤勞的蜜蜂一樣,努力學習,擿埴索途,成為優秀的學生。
2. 初中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會不斷嘗試各種學習方法,擿埴索途,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要勇敢地擿埴索途,找到有效的備考方法,提高自己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