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蔚
基本解釋
(1).茂密;茂密之處,借指棲息之所。《南史·王藻傳》:“伏愿天慈照察,特賜蠲停,使燕雀微群,得保叢蔚,蠢物憐生,自己彌篤。” 清 陳田 《明詩紀事丙籤·李東陽》:“至於西涯,則今之積水潭無疑。潭即水關,在諸河極西,林木叢蔚,水石清幽。” 朱自清 《中國歌謠·歌謠的起源與發(fā)展》:“巖高三十丈,林木叢蔚。”
(2).形容豐富多采。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於是 李 杜 歌行, 元 白 唱和,序事叢蔚,萬物雄偉,小者十餘韻,大者百餘,皆用賦為詩, 漢 人所未有。”
成語(Idiom):叢蔚
發(fā)音(Pronunciation):cóng w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花草叢生或樹木茂盛的景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叢蔚是由“叢”和“蔚”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叢”指的是聚集在一起的多個物體,如花叢、樹叢等;“蔚”指的是茂盛、繁盛的意思。因此,叢蔚形容的是花草叢生或樹木茂盛的景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叢蔚常常用來形容花園、公園、林地等地方的景色,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群、事物的繁榮或豐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詩經(jīng)·大雅·蕩》中有這樣一句詩:“蔚兮蔚兮,宜采之薇。”意思是說,蔚藍的天空下,采摘薇草是非常宜人的事情。后來,人們將“蔚兮蔚兮”中的“蔚”與“叢”結合起來,形成了成語“叢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 + [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春天來臨,花園里的花草叢蔚,美不勝收。
2. 這座公園里的樹木叢蔚,給人一種清新宜人的感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叢蔚”與“花草叢生”或“樹木茂盛”這樣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與植物、自然景觀相關的成語,如“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等,來擴展對叢蔚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來了,花園里的花草叢蔚,美麗極了。
2. 初中生:夏天的公園里,樹木叢蔚,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
3. 高中生:城市的建設使得綠地越來越少,很多地方已經(jīng)看不到了叢蔚的景象。
4. 大學生:在旅游勝地,山上的樹木叢蔚,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