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棗
基本解釋
“三更早”的隱語。禪宗六祖 惠能 求道于五祖 弘忍 ,一日,五祖潛至碓坊,見 惠能 腰石舂米,乃問:“米熟也未?” 惠能 曰:“米熟久矣,猶欠篩在。”五祖以杖擊碓三下而去。 惠能 會祖意,三鼓入室,五祖為說《金剛經》,遂傳衣缽,命為六代祖。事見《壇經·行由品》。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三本第二折:“原來那詩句兒里包籠著三更棗,簡帖兒里伏著九里山。” 王季思 注引 閔遇五 曰:“六祖 黃梅 園傳法時,五祖與粳米三粒,棗一枚。六祖悟曰:‘師令我三更早來也。’”按: 黃梅 ,即五祖 弘忍 。 明 汪廷訥 《獅吼記·住錫》:“一從傳得三更棗,何處能容半點塵。”
成語(Idiom):三更棗(sān gēng zǎo)
發音(Pronunciation):sān gēng z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夜晚時分,吃棗子。比喻在深夜里進行某種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三更是指夜晚11點到1點的時間段,棗是指棗子。三更棗原指在深夜時分吃棗子,因為棗子具有助眠的作用,能夠幫助人們入睡。后來,這個成語引申為在深夜里進行某種活動,比如學習、工作或者思考問題等。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三更棗常用于形容人在深夜里進行某種活動,強調其辛勤努力和專注。可以用于描述學生備考夜以繼日的學習,職場人士加班加點的工作,或者研究者夜以繼日的鉆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三更棗的故事起源較為模糊,但與棗子的助眠作用有關。棗子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改善睡眠質量有一定幫助。因此,古人在晚上吃棗子,希望能夠幫助自己入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更棗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三更”和“棗”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備考,每天三更棗,一直到考試結束。
2. 這位作家常常在三更棗的時候才能找到靈感,寫出優秀的作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三更棗”與夜晚的學習或工作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自己在深夜里吃棗子,努力學習或工作。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棗子的營養價值和助眠作用,以及其他與夜晚活動相關的成語,如“夜以繼日”、“夜貓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晚上都三更棗,為了準備期末考試。
2. 初中生:我看到他三更棗,覺得他一定會取得好成績。
3. 高中生:為了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我經常三更棗,直到深夜。
4. 大學生:考試前的幾天,我都是三更棗,準備充分。
5. 成年人:為了趕工期,我經常三更棗,加班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