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修
成語(Idiom):秉修(bǐng xiū)
發音(Pronunciation):bǐng xi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秉持修養,遵守修身自律的原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秉修是由“秉”和“修”兩個詞組成的成語。秉指持有、執掌,修指修養、修身。秉修表示一個人秉持修養,堅守修身自律的原則。這個成語強調個人修身養性的重要性,以及秉持這種原則的人會受到他人尊敬和贊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秉修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修養、自律、遵守道德規范。可以用于表揚一個人在品德方面的優秀表現,也可以用來指責一個人在修養方面的不足。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秉修這個成語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強調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認為個人修養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秉修這個成語就是對儒家思想的一種體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秉修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秉”和動賓短語“修”組成。動詞“秉”表示持有、執掌,動賓短語“修”表示修養、修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秉修儒家的道德準則,深受同事們的尊敬。
2.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能夠秉修自己的原則是一種難得的品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秉修這個成語。可以把“秉”看作是一個人手持一把修剪刀,而“修”則是指修剪樹木的動作。通過這個聯想,我們可以把秉修理解為一個人持有修剪刀,代表他持有修養的原則,對自己的行為進行修剪和規范。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以更好地理解秉修這個成語的深層含義。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修身養性相關的成語,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齊治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秉修兒童的行為規范,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秉修學習的態度,努力進取。
3. 高中生:我希望能夠秉修優秀的品質,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4. 大學生:在大學里,我們應該秉修自己的學術道德,嚴守學術規范。
5. 成年人:作為一名職場人士,我要秉修職業道德,做好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