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束缊舉火
發音(Pronunciation):shù yūn jǔ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束缊,指捆綁在一起的柴草;舉火,指點燃火焰。比喻用微小的力量挽救危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束缊舉火是一個比喻性的成語,源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故事中,魏其武安侯被秦始皇囚禁在獄中,面臨生命危險。他利用身邊的柴草,點燃火焰,向外示警,最終獲救。束缊舉火的基本含義是用微小的力量挽救危局,形容能力雖小,卻能發揮重要作用。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束缊舉火常用于形容在困境中運用微小的力量,解決大問題的情景。比如,一個人在團隊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解決了一個看似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說他是通過束缊舉火完成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是西漢時期司馬遷所著的一部歷史書。其中記載了魏其武安侯被秦始皇囚禁的故事,以及他通過點燃柴草獲救的情節。這個故事后來被引申為成語束缊舉火。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束缊舉火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由兩個詞語組成。其中,束缊是動詞短語,舉火是動詞短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公司危機中,他以自己微小的力量束缊舉火,挽救了整個團隊。
2. 雖然只是一個學生,但他通過束缊舉火,使得學校環境得到了改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困在一個黑暗的地方,身邊只有一些柴草。他點燃了這些柴草,發出火光,最終獲救。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比如“杯水車薪”、“一葉障目”等。這些成語都是形容用微小的力量無法解決大問題的情況。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們一起合作,通過束缊舉火,成功組織了一次文藝演出。
初中生:在這個環保活動中,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束缊舉火,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
高中生:面對困境,我們應該用心思考,尋找出可以束缊舉火的方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