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宣
基本解釋
即 孔子 。因 唐 代追謚為“ 文宣王 ”,故稱。 唐 楊炯 《公卿以下冕服議》:“夫以 孔宣 之將圣也,故行 夏 之時,服 周 之冕,先王之法服,乃自此之出矣;天下之能事,又於是乎畢矣。” 唐 白居易 《贈杓直》詩:“世路重祿位,恓恓者 孔宣 。”
成語(Idiom):孔宣(kǒng xuān)
發(fā)音(Pronunciation):kǒng x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言行得當,言辭懇切,能夠明辨是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孔宣是由“孔子”與“宣傳”兩個詞組合而成的成語。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都很懇切,善于宣傳正道。孔宣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言辭懇切,能夠明辨是非,表達自己的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孔宣多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言辭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時,態(tài)度誠懇,能夠明辨是非,有說服力。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辯論、演講、勸說等場合中的表現(xiàn)。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孔宣的故事起源于《孟子》中的一則故事。相傳孟子曾經(jīng)到齊國拜訪公孫丑,公孫丑問孟子:“孔子可謂孔宣乎?”孟子回答說:“孔子的確是孔宣。”這個故事中,公孫丑想要了解孔子的言行舉止是否懇切,孟子回答肯定了孔子言辭懇切的特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孔宣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形式為形容詞+動詞,表示一個人的言辭懇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會議上孔宣地陳述了自己的觀點,贏得了大家的認同。
2. 她孔宣地勸說了很久,最終說服了他改變主意。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孔子的名字聯(lián)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言行都很懇切,善于宣傳正道。因此,孔宣可以理解為“像孔子一樣言辭懇切”。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了解他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教育的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孔宣地告訴我們要誠實守信。
2. 初中生:在班級辯論賽上,他孔宣地為自己的觀點辯護。
3. 高中生:面對考試作弊的同學,他孔宣地勸告他違規(guī)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