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鍋
成語(Idiom):釜鍋(fǔ guō)
發音(Pronunciation):fǔ g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比喻一個集體中的人人都有罪過。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釜鍋”源自《孟子·告子上》:“秦人不暇自哀,而蟻民忙于救火。戰勝而亡,生民仍舊,可乎?!”其中“秦人”指秦國的統治者,而“蟻民”則指普通百姓。成語中的“釜鍋”比喻整個集體,表示集體中的每個人都有罪過。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集體中每個人都應該共同承擔責任和懺悔的意思。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集體中的每個人都有過錯或罪責,用以警示每個成員都要對集體的錯誤負責。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源自戰國時期,秦國的統治者胡亥專橫跋扈,百姓苦不堪言。有一天,秦國發生了大火,百姓紛紛忙于救火,而胡亥卻無暇顧及,只顧享樂。最終,秦國戰敗亡國,但生活在秦國的百姓依然是原來的百姓,沒有任何改變。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國家的命運和百姓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每個人都應該對集體的錯誤負起責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為“釜鍋”,表示整個集體;修飾詞為“人人有”,表示每個人都有。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中,不論是領導還是普通員工,釜鍋的思想都是不可接受的。
2. 在考試中,如果有人作弊,那么整個班級都會背上釜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釜鍋”與集體責任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集體中的每個人都戴著一個釜鍋,表示每個人都要對集體的錯誤負責。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集體責任相關的成語,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們班級的同學都要努力學習,不能讓班級背上釜鍋。
2. 初中生(13-15歲):作為學生,我們要珍惜學習機會,不能讓家長為我們背上釜鍋。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我們要自覺遵守紀律,不能給學校背上釜鍋。
4. 大學生(19歲以上):作為大學生,我們要積極參與社會實踐,不能讓社會為我們背上釜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