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吏
基本解釋
邊境地區的官吏。《管子·問》:“問於邊吏曰:小利害信,小怒傷義。” 唐 韓愈 《董公行狀》:“爾之馬歲至,吾數皮而歸資。邊吏請致詰也,天子念爾有勞,故下詔禁侵犯。” 明 張居正 《答薊鎮總督王鑒川言邊屯》:“公圖之皆已有緒,要在邊吏著實奉行。” 清 方式濟 《隴頭水》詩:“田夫入城不隔宿,邊吏年年在邊地。”
成語(Idiom):邊吏(biān lì)
發音(Pronunciation):biān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邊境上的官吏,特指在邊防地區執行巡邏、查控等職責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邊吏是指在邊境地區執行邊防巡邏、查控等職責的官員。他們在邊境線上執勤,維護國家邊境的安全和穩定。邊吏的職責包括巡邏邊境線,查驗過往行人和車輛的身份和證件,防止非法入境、走私和其他違法活動的發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邊吏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在邊境地區維護國家邊境安全的官員,也可以用來比喻負責監督和維護邊界的人。此外,邊吏也可以用來表示在特定領域或行業中負責檢查和監督的人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邊吏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最早見于《史記·秦始皇本紀》。在古代,邊境地區的安全是國家的重要任務,因此邊吏的工作十分重要。他們需要經常巡邏邊境線,查驗過往行人和車輛的身份和證件,防止非法入境和其他違法活動的發生。因此,邊吏成為了維護國家邊境安全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邊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邊”表示邊境,第二個字“吏”表示官員。這兩個字的組合表示在邊境地區執行巡邏、查控等職責的官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國家的邊吏在邊境線上執勤,確保國境安全。
2. 他被任命為邊吏,負責監督和維護邊界的安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邊吏這個成語可以通過將“邊”字和“吏”字分開記憶。邊境上的官吏就是邊吏。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邊境管理制度和邊吏的職責。此外,你還可以學習更多與邊境和官員相關的成語,例如“邊塞”、“守望相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邊吏是保護我們國家邊境的好人。
2. 初中生:邊吏在邊境線上巡邏,防止非法入境。
3. 高中生:邊吏負責檢查和監督邊界安全,維護國家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