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躒
成語(Idiom):凌躒
發音(Pronunciation):líng l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高聳挺拔,屹立于眾物之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凌躒一詞來自于《西京雜記·雜記一》:“臨晉門,凌躒入云?!绷柢V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聳挺拔,猶如直插云霄,屹立不倒。因此,凌躒成語用來形容事物高大、挺拔的形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凌躒常用于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高大而挺拔的景象。也可用于形容人的精神風貌高尚、堅定不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凌躒一詞最早出現在《西京雜記·雜記一》中,描述的是晉朝時期一位名叫李世民的皇子臨晉門時的景象。后來,凌躒逐漸成為形容高大挺拔的事物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凌躒是一個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形容詞組成的成語,表示事物高大挺拔的形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雪山凌躒,壯麗無比。
2. 這座大廈凌躒于城市之中,猶如一座巍峨的塔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凌躒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座高聳挺拔的山峰,直插云霄,屹立不倒的形象。同時,可以結合凌躒的發音“líng luò”來進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高大挺拔的成語,如“云霄萬里”、“巍然屹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大山凌躒在天空中,好像一座巨人。
2. 初中生:這座古塔凌躒于城市之中,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3. 高中生:他的精神凌躒,永不言敗。
4. 大學生:這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凌躒于眾人之上,成為了眾人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