氹肥
基本解釋
我國南方農村把垃圾、樹葉、雜草、糞尿等放在氹里漚制成的肥料,主要用作稻田基肥。 陳廣生 崔家駿 《雷鋒的故事·新少年的先鋒》:“有一次大家幫助農業社挖氹肥,因為工具少,他就卷起褲腿,跳進田邊的氹肥池里用手挖。”
成語(Idiom):氹肥
發音(Pronunciation):dàng f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體態肥胖,行動遲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氹肥是由兩個意義相近的詞語組成。氹,意為壓迫或壓制;肥,意為肥胖。合在一起形容一個人體態肥胖,行動遲緩,沒有活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氹肥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體態肥胖,行動遲緩,缺乏活力。可以用在形容自己或他人的身材特征上,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的行為遲緩,沒有干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氹肥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小說《水滸傳》。故事中,有一位身材肥胖的人叫做楊志,他是一個懶散的人,行動遲緩,沒有活力。因此,后來人們就用氹肥來形容一個人體態肥胖,行動遲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氹肥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真是氹肥懶散。
2. 這位老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一點也不氹肥,每天都很活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氹肥”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肥胖的人被壓在地上,行動遲緩,沒有活力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氹肥”相關的成語,如“氹氹轉”,“氹氹轉轉”,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天天吃零食,現在變得氹肥了。
2. 初中生:有些同學上課總是氹肥氹肥的,不積極參與討論。
3. 高中生:他身材氹肥,但是在籃球場上運動起來非常靈活。
4. 大學生:熬夜學習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讓人變得氹肥。
5. 成年人:工作壓力大,容易導致身體氹肥,需要多運動保持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