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洋
基本解釋
◎ 外洋 wàiyáng
[foreign country] 舊指外國;海外
出使外洋
近義詞
海外、國外
英文翻譯
1.【法】 high seas
詳細解釋
(1).指外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一回:“后來等到大哥從外洋回來,你看我何等巴結他。” 鄭觀應 《盛世危言·游歷》:“由於主議之無人,欲求主議得人,非王公大臣游歷外洋不可。” 魯迅 《彷徨·離婚》:“要不然,公婆說‘走!’就得走。莫說府里,就是 上海 北京 ,就是外洋,都這樣。”
(2).指外海。與內海相對。 清 韓奕 《海防集要》:“ 江陰 孟河 一帶江面窄狹,險沙頗多,船難行。若不遠出外洋哨探邀擊,一遇入江,縱使堵截,勢難萬全,未免登岸入內之虞。”
(3).指外國的銀圓。《周禮政要·金布》:“近年 廣東 、 湖北 、 福建 及南北洋,始鑄銀圓而成數,總不敵外洋之多。”
成語(Idiom):外洋
發音(Pronunciation):wài y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海外、國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外洋是由“外”和“洋”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形容離開祖國到海外或國外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外洋常用于形容離開國家或離開熟悉的環境,到陌生的地方生活、工作或學習。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后漢書·班超傳》記載了班超出使西域的故事。班超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名將,他奉命出使西域,穿越了許多陌生的地方,最終到達了外洋。這個故事成為了后來外洋這個成語的來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外洋是由兩個單獨的漢字組成的成語,沒有特定的成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畢業后選擇去外洋發展,尋找更廣闊的發展機會。
2. 她已經在外洋生活了很多年,對國內的變化不太了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外洋”與“海外”、“國外”等詞語進行聯想來記憶。同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時,想象自己置身于一個陌生的地方,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含有“外”或“洋”的成語,例如“外強中干”、“洋洋得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我想去外洋看看大海。
2. 小學生:我將來想去外洋學習新的知識。
3. 中學生:我希望能夠有機會出國留學,去外洋體驗不同的文化。
4. 高中生:我計劃大學畢業后去外洋工作,拓寬自己的視野。
5. 大學生:我正在準備申請去外洋交流學習,鍛煉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