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
留白(Líu Bái)
發音(Pronunciation):liú bá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在書畫或文章中有意保留空白,不填滿一片,以達到審美或表達意境的目的。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留白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書畫藝術中,表示在作品中故意保留一些空白的部分。留白的目的是為了增強作品的視覺效果,使之更加美觀動人。在文學作品中,留白則意味著作者有意地不詳細描寫某些情節或不完全交代某些細節,留給讀者自行想象和聯想,以達到意境的表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留白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書畫、文章或其他藝術作品中有意保留空白的部分。同時,也可用于比喻某些情況下的不說話、不做事或保留一定空間和余地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留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述而》中,原文是:“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其中的“傳不習乎?”這句話是孔子的弟子顏回發問的,意思是問孔子是否有什么傳授給他的東西。孔子的回答是:“傳不習,固也。傳之者乎,其如防予暴乎?吾力繼之已久矣。”這里的“傳不習”就可以理解為留白,即孔子沒有將所有的知識都傳授給顏回,而是留下了一些空白,讓顏回自己去思考和學習。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留白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留”和名詞“白”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畫作總是善于運用留白的技巧,給人以深遠的藝術感受。
2. 這篇文章在描寫細節時故意留下了一些留白,使讀者能夠自己去想象和聯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白紙”聯想記憶,留白就像一張白紙上沒有填滿的部分,給人以開放和想象的空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書畫藝術的留白技巧和原理,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留白手法和效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在畫畫的時候留白,這樣可以讓畫看起來更漂亮。
2.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寫作文的時候說,留白可以讓讀者更有參與感,自己去思考和想象故事的發展。
3. 高中生:我覺得有時候在和朋友交流的時候,留白也是一種智慧,不需要把所有的想法都說出來。
4. 大學生:在寫論文的時候,合理運用留白可以使文章更有層次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