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至
成語(Idiom):麋至
發音(Pronunciation):mí z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的極度疲勞,筋疲力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麋是一種動物,它是鹿科動物中的大型種類,有長而細的腿,能夠奔跑迅速。麋至的意思是麋鹿奔跑到極限,已經走不動了,形容人或物非常疲憊,已經筋疲力盡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長時間的勞累工作或者長途奔波后非常疲憊的狀態,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件物品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或者運動后已經到了極限,無法再繼續使用或者運動。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李白的詩人,在他的一首詩中寫到:“麋鹿奔林群,鴻飛羽扇開。天地萬象盡,衰頹盡疲來。”其中的“麋鹿奔林群”就是指麋鹿奔跑到了極限。后來,這句詩被人們引用并發展成了成語“麋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經過一整天的工作,他已經麋至了,連站都站不穩了。
2. 這輛車已經開了十年,現在的它已經麋至了,需要大修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麋鹿奔跑到了極限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只麋鹿在森林里奔跑了很長時間,已經筋疲力盡,走不動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疲勞、勞累相關的成語,如“筋疲力盡”、“累得半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每天都要上午學校,下午還要去補習班,回到家已經麋至了。
2. 初中生:參加了一天的運動會,我已經麋至了,連走路都覺得很累。
3. 高中生:為了準備高考,我每天都要學習到很晚,現在已經麋至了,感覺精力已經耗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