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ī kuāng tiān xià ㄧ ㄎㄨㄤ ㄊㄧㄢ ㄒㄧㄚˋ一匡天下
使天下得到匡正。《論語·憲問》:“ 管仲 相 桓公 ,霸諸侯,一匡天下。” 何晏 集解引 馬融 曰:“匡,正也。天子微弱, 桓公 帥諸侯以尊 周 室,一正天下。”《史記·齊太公世家》:“寡人兵車之會三,乘車之會六,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南齊書·高帝紀下》:“賢能悉心,士民致力,用獲拯溺龕暴,一匡天下。” 唐 陸贄 《平朱泚后車駕還京大赦制》:“再定皇都,一匡天下。”《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先生自比 管 樂 ,-- 管仲 相 桓公 ,霸諸侯,一匡天下; 樂毅 扶持微弱之 燕 ,下 齊 七十餘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一匡天下
成語(Idiom):一匡天下
發音(Pronunciation):yī kuāng tiān xi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統一整個天下,恢復社會秩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一匡天下源自《孫子·用間》:“故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五者,將之諸公終身不敢廢也。將之,不可不勉也。勉之,不可不脩也。脩之,不可不教也。將之,能使如之何也?曰:主孰能一匡亂世,治亂者吾其人也。”意思是說,一個將領如果能夠統一亂世,治理混亂的局面,那么他就是真正的英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有能力、有智慧、有膽識的人能夠統一整個局勢,恢復社會秩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戰國時期。當時,中國處于亂世,諸侯割據,戰火連連。孫臏是一個聰明而勇敢的將領,他被秦國君主嬴政任命為將軍,希望他能夠統一天下。孫臏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成功地平定了戰亂,統一了整個天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一匡天下”由三個字組成,其中“一”表示整個,全部;“匡”表示糾正,恢復;“天下”表示整個世界,全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有能力一匡天下的領導者。
2. 只有一個英明的領導者才能夠一匡天下,治理亂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匡天下”與“統一天下”聯系起來,通過記憶“統一”的意思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化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戰國時期和孫臏的故事。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長大后能夠成為一個能夠一匡天下的英雄。
2. 初中生:只有一個有能力的領導者才能夠一匡天下,治理亂世。
3. 高中生:在歷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都曾經一匡天下,統一了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