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方
成語(Idiom):巡方
發音(Pronunciation):xún f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員巡視轄區,了解民情、治理民事的工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巡方原指官員巡視轄區,了解民情、治理民事的工作。后來擴展為指巡視檢查各方面的工作,了解實際情況并進行管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巡方常用于形容官員、領導等人巡視工作或檢查工作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普通人對自己的事務進行巡視、檢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九年》記載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季孫行父在外巡視,發現一戶人家的門前有一顆大樹,擋住了門口的道路。季孫行父便下令砍掉樹木,以保證道路暢通。這個故事成為了“巡方”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巡方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巡”和“方”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領導經常巡方,了解基層情況。
2. 這位官員每年都會巡方一次,以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巡方”與“巡視方向”聯想起來,表示巡視工作的方向。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巡方相關的成語,如“巡狩”、“巡幸”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每天都會巡方我們的學習情況。
2. 初中生(13-15歲):校長每個學期都會巡方各個班級的衛生情況。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官員每年都會巡方農村地區,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
4. 大學生(19-22歲):實習期間,我每天都要巡方工作區域,確保工作的順利進行。